1)D点位控制(PTP)型
机器人受控运动方式为自一个点位目标移向另一个点位目标,只在目标点上完成操作。要求机器人在目标点上有足够的定位精度,相邻目标点间的运动方式之一是各关节驱动机以快的速度趋近终点,各关节视其转角大小不同而到达终点有先有后:另一种运动方式是各关节同时趋近,由于各关节运动时间相同,所以角位移大的运动速度较高·点位控制型机器人主要用于点焊作业。 2)连续轨迹控制(CP)型
机器人各关节同时作受控运动,使机器人终端按预期的轨迹和速度运动,为此各关节控制系统需要实时获取驱动机的角位移和角速度信号。连续控制主要用于弧焊机器人。
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,机器人末尾一个轴的机械接口,通常是一个连接法兰,可接装不同工具或称末端执行器。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(割)的,使之能进行焊接,切割或热喷涂。
人完成定位焊作业。这样,点焊机器人逐渐被要求有更全的作业性能,具体来说有: a)安装面积小,工作空间大:
b)快速完成小节距的多点定位(例如每0·3~0.4s移动30一50灬节距后定位); c)定位精度高(士0·25灬)以确保焊接质量 d)持重大(50、1佣),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; e)内存容量达,示教简单,节省工时;
f)点焊速度与生产线速度相匹配,同时安全可靠性好。
全关节型
全关节型,机器人的结构类似人的腰部和手部,其位置和姿态全部由旋转运动实现,如图2、4所示,其优点是机构紧凑,灵活性好,占地面积小,工作空间大,可获得较高的末端操作器线速度;其缺点是运动学模型复杂,高精度控制难度大,空间线位移分辨率取决于机器人手臂的位姿。目前焊接机器人大多采用全关节型的结构形式。